希望优质煤企的存量贷款能得到正常接续,发行的债券能得到积极的认购。
7. 上半年煤炭减产7100万吨。山西省金融办主任: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的朋友们,借此机会我代表山西省政府和金融办公室,通告一下山西金融方面的有关情况。
二、山西省政府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千方百计帮助金融机构化解困难,解决问题。通过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扭亏脱困是目标。第二,煤炭企业获取煤炭资源的成本较低,开采技术成熟,煤炭行业各项成本已经有了较为公允的市场参照,只要企业科学管理,即使在今天的市场价格下,煤炭行业也应该是盈利稳定的行业。5、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山西省银监局出台了《关于银行业支持省属煤企化解过剩产能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引导银行业稳定省属煤炭企业信贷存量,设立省属煤炭集团转型升级中长期专项金融贷款,期限3-5 年。交易商协会秘书长助理包香明:尊敬的王一新副省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媒体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二是山西的煤炭企业都非常愿意和渴望与金融界进行良好的沟通,很多企业也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但是要想撑起今天这样一个场子,他们其中任何一个企业都很难做到,政府牵头能够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使得企业和投资界有更广泛、全面、充分的交流。6. 煤炭资产可按市场价估值,表外资产可资产化,会大幅降低负债率。妥善安置职工是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关键,更关系职工切身利益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根据去产能目标任务,统筹考虑分流安置人员数量,省属三煤一钢企业共需分流安置人员101440人,测算安置费用153.41亿元,人均15.1万元。《实施意见》发布后,相关地市人社部门将建立企业职工实名制数据库,逐一核查分流职工的技能水平、就业愿望、岗位需求等基本信息,为其提供精准有效的就业服务和适宜的公益岗位,确保钢铁煤炭行业就业困难人员不挑不捡五天内实现上岗,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近日,安徽省政府出台《关于在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中职工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各地在化解过剩产能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提出总体要求和部署,并明确了14项扶持政策,为企业减负、松绑、输血送出了真金白银。在此基础上,《实施意见》还针对企业退养员工创新了两项特惠型政策,刘少华说:一是根据企业退养人数,失业保险基金在不超过当年征收失业保险费50%限额内,一次性增补企业稳岗补贴,补助金额约为每人1.2万元。
《实施意见》整合了12项普惠性政策,充分利用就业补助资金和社会保险基金的调节作用,对钢铁煤炭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失业人员再就业、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等情况逐一明确补贴标准。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少华在解读《实施意见》时指出,这是安徽省钢铁煤炭行业有关职工安置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的六项任务,即鼓励企业挖潜消化一批、落实岗位补贴稳定一批、实施内部退养分流一批、组织岗位对接就业一批、落实扶持政策创业一批、提供援助服务托底一批
2016年-2018年,淮南矿业集团、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马钢集团这四家省属三煤一钢企业计划安置分流101440位职工,占现有职工的三成左右。在此基础上,《实施意见》还针对企业退养员工创新了两项特惠型政策,刘少华说:一是根据企业退养人数,失业保险基金在不超过当年征收失业保险费50%限额内,一次性增补企业稳岗补贴,补助金额约为每人1.2万元。《实施意见》发布后,相关地市人社部门将建立企业职工实名制数据库,逐一核查分流职工的技能水平、就业愿望、岗位需求等基本信息,为其提供精准有效的就业服务和适宜的公益岗位,确保钢铁煤炭行业就业困难人员不挑不捡五天内实现上岗,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妥善安置职工是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关键,更关系职工切身利益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实施意见》整合了12项普惠性政策,充分利用就业补助资金和社会保险基金的调节作用,对钢铁煤炭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失业人员再就业、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等情况逐一明确补贴标准。二是根据企业退养人数给予企业社会保险补贴,按照每人每月250元的标准给予养老保险补贴、每人每月60元的标准给予医疗保险补贴。这是安徽省国资委副主任项小龙在上个月召开的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座谈会上的汇报。对此,安徽省政府近日出台《关于在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中职工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三大方面对各地在化解过剩产能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做出部署。
近日,安徽省政府出台《关于在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中职工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各地在化解过剩产能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提出总体要求和部署,并明确了14项扶持政策,为企业减负、松绑、输血送出了真金白银。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少华在解读《实施意见》时指出,这是安徽省钢铁煤炭行业有关职工安置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的六项任务,即鼓励企业挖潜消化一批、落实岗位补贴稳定一批、实施内部退养分流一批、组织岗位对接就业一批、落实扶持政策创业一批、提供援助服务托底一批。
根据去产能目标任务,统筹考虑分流安置人员数量,省属三煤一钢企业共需分流安置人员101440人,测算安置费用153.41亿元,人均15.1万元第三步:将存续企业部分优良主业资产及与主业关联紧密的优良辅业资产等评估作价43.25亿元注入龙煤矿业,至此资产注入封口,龙煤矿业净资产79.44亿元,于2005年12月30日完成。
)2015年1-9月,龙煤控股的营业总收入158.27亿元,下降27%,营业毛利率仅为0.75%,净利润-33.8亿元。4、死于周期:在煤炭行业需求降低,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公司盈利受到巨大冲击。1、龙煤的缘起:2004年,黑龙江省启动了鹤岗、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等四个煤炭集团的战略性重组,成立了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也即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龙煤控股)的前身。煤炭开采难度高,安全欠账新旧叠加,2014年龙煤控股的百万吨死亡率是中国神华的21倍。仅据公开资料,2012-2015四年间,黑龙江省政府投入的财政资源就超过70亿元。(摘自黑龙江省长陆昊讲话)职工薪酬接近制造成本的一半,人力成本居高不下,成本难以改善,产品竞争力差。
这还未包括,政府协调各大银行增加的贷款。9、国企改革恢复国企市场竞争主体的角色,真正优秀的国企不会惧怕市场,是为正途。
2、地方扶持:2004年,龙煤重组通过清产核资核销了54亿元的资产损失。第一次计划2006年赴H股上市,2005年11月27日龙煤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井下共171人死亡。
第二次是四年之后,通过国有股权转让成立龙煤控股集团,于2009年6月底获得中科招商创投近5亿元的投资后,上报相关IPO材料。第一步:省国资委将鸡西部分优质资产评估作价12.31亿元,以行政划拨方式成立龙煤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4年12月17日完成。
一心谋求上市未果,公司错失在煤炭价格高企的时间窗口的转型机会。重组前,四家公司合计资产总额253亿,净资产47.5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96亿元,利润4300万。2009年11月21日,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最终确定该事故共造成108人死亡。2012年获得政府补助2.89亿元。
3、上市失败:龙煤成立后即把上市作为目标,三次冲刺,三次折戟,均因煤矿事故。龙煤目前的万吨产煤用工人数为48人,达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
第二步:将鹤岗、双鸭山、七台河部分优良资产评估作价23.88亿元以行政划拨方式注入龙煤矿业,未划入龙煤矿业的资产成立存续企业,于2004年12月17日完成。重组一年后,2006年,龙煤集团主营业务收入131.5亿元,利润总额6.8亿元。
我们就来解剖一下龙煤重组的案例,看看国企合并的因果是非。(2004年四个矿业集团重组时,安全欠账17.7亿元。
2013年获得政府补助3.5亿元。5、巨亏背后:机构臃肿,冗员严重,效率低下。从2012年至2015年前三季度,龙煤控股累计亏损107.8亿元。今年两会龙煤工人上访风波导致黑龙江省长陆昊在24小时内被迫改口,把这个国有企业推到公众视野。
2015年黑龙江省无偿划转价值20.38亿元的三宗矿权(双鸭山东荣四矿采矿权、鸡西长安探矿权、鸡西合作探矿权),并将已拨付龙煤控股的20亿元作为出资,增加资本金。8、国企合并只能把问题推到下一个任期,是毒药不是解药。
2014年,黑龙江政府决定缓缴公司2013年下半年及2014年全年养老保险,金额为30亿元。截止2015年9月底,公司有息债务总额为206.08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7.54%。
2013年,第三次谋求上市,但是2013年3月11日和3月15日,龙煤鹤岗分公司连续发生两起安全事故,分别造成18人和5人死亡。6、还有多少个龙煤: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国企整合中有太多个龙煤,比如渤海钢铁、比如广西有色、比如武钢7、我们认为:国企合并不是改革,通过合并拼凑成大集团,投入资源,扩大贷款规模,盲目上马项目,这些巨无霸们要么通过财政输血维持生存,要么上市圈股民的钱,成为大量财政资源、市场资源的黑洞,也是成为中国经济毒瘤